当前位置:
【文字解读】麻栗坡县地震应急预案
来源:麻栗坡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布时间:2023-05-13   |  浏览次数:次   |  收藏

一、出台背景

2022年8月,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文山州地震应急预案的通知》(文政办发〔2022〕129号),其中内容和结构都发生调整,麻栗坡县原预案已不能满足新时期应急管理需要和与省州预案衔接要求。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和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结合工作实际,参照其他州(市)地震应急处置经验,对地震应急预案进行重新修订。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云南省防震减灾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地震应急预案》《云南省地震应急预案》《文山州地震应急预案》等。

三、编制过程

根据文山州抗震救灾指挥部要求,经报请麻栗坡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同意,麻栗坡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于2023年1月启动《麻栗坡县地震应急预案》修订工作。2023年3月17日,麻栗坡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函请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和11个乡镇人民政府对《麻栗坡县地震应急预案》(征求意见稿)提出修改意见。在结合修改意见调整完善的基础上,麻栗坡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拟定了《麻栗坡县地震应急预案(2023版)(送审稿)》。2023年4月27日,经麻栗坡县第十七届县人民政府第21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于2023年5月14日,麻栗坡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印发麻栗坡县地震应急预案的通知》(麻政办发〔2023〕63号),修订后的《麻栗坡县地震应急预案》正式印发实施。

四、目的意义

明确抗震救灾职责,规范地震灾害应对工作,提高应对能力,依法、科学、高效、有序组织开展地震应急防范与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风险,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为促进麻栗坡县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推动麻栗坡县现代化大城市建设提供安全保障。

五、预案情况

修订后的《麻栗坡县地震应急预案》,在整体构架和文本内容上均有所调整,具体如下:

(一)整体框架

《麻栗坡县地震应急预案》总体构架参照《国家地震应急预案》架构确定,由总则、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预防和预警机制、应急响应、应急保障、善后工作,附则7个部分组成。

(二)文本内容

《麻栗坡县地震应急预案》共分为总则、组织体系、响应机制、先期应对、应急响应、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其他地震事件应急处置、预防和预警、附则。

1.总则,确定了《麻栗坡县地震应急预案》的指导思想、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工作原则等总体要求。

2.组织体系,构建我县地震灾害应急组织指挥机构体系、指挥机构办公室和成员单位及其职责。

3.响应机制,明确地震灾害分级标准和响应分级。

4.先期应对,包括震情速报、震情叫应和发布、震情处置等三项内容。

5.应急响应,规范应急响应启动与发布、完善响应措施、应急响应终止、应急处置总结。

6.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明确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工作职责。

7.其他地震事件应急处置,一是应急备震事件的处置,二是地震传言事件的处置。

8.预防和预警,包括队伍能力建设、指挥体系建设、救灾物资与资金准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与管理、基础设施准备、宣传、培训与演练、应急准备检查、监测预报和灾情报告机制建设等内容。

9.附则,规定奖励与惩罚、预案管理与更新等内容,解释预案中的名词术语和实施规定。

六、主要特点

(一)突出以人为本。《预案》特别明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将“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重要理念贯穿始终。有力有序有效处置地震灾害,最大程度上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完善指挥体系。《预案》规范了地震灾害应对指挥机构及其成员单位的职责,明确了各成员单位要根据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协作,确保地震灾害防范应对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三)规范信息发布和报送。《预案》强调按时报送灾情原则,及时、准确、规范上报地震灾害信息。各级政府按照分级响应原则,分别负责相应级别地震灾害信息发布工作,统一、准确、及时发布震情、灾情和抗震救灾等信息。

七、新旧预案差异

新预案增加了县内3级以上地震的先期处置措施,在旧预案基础上更加明确了地震应急责任主体、地震应急指挥机构、重新修订县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地震应急职责、地震灾害分级与分级响应等内容。重点细化了灾情报告渠道和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应急保障等措施。

 



【文件链接】:/mlpxrmzf/yjya/pc/content/content_1855499283476082688.html



附件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