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25年一季度麻栗坡县县域经济运行监测情况报告
来源:麻栗坡县统计局    |  发布时间:2025-05-09   |  浏览次数:次   |  收藏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县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一季度县域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5年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1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18亿元,同比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9.84亿元,增长5.4%;第三产业增加值13.08亿元,增长6.5%。

(一)农业生产情况。一季度,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3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农业产值1.61亿元,同比增长12.9%;林业产值0.05亿元,同比增长22.2%;牧业产值2.24亿元,同比下降5.2%;渔业产值0.08亿元,同比增长12.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16万元,同比增长5.2%。

(二)工业完成情况。一季度,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6%,增速位列全州第一位。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2%,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3.2%,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7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5%,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4.0%,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5.6个百分点;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6%,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2.8%,下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个百分点。

(三)固定资产完成情况。受去年同期基数较大和库内大项目减少影响,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大幅下降,一季度同比下降31.8%。按产业来看,第一产业下降92.5%;第二产业下降50.1%;第三产业下降16.6%。按性质来看,新建下降39.7%;改建和技术改造下降97.5%。

(四)市场消费完成情况。一季度,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72亿元,同比增长9.9%。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8.90亿元,同比增长9.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82亿元,增长10.4%。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4.27亿元,同比增长10.5%;商品零售11.45亿元,增长9.6%。

(五)财政收支、金融业完成情况。一季度,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2.27亿元,同比增长34.0%,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7亿元,增长61.3%,增速比上年同期高92.7个百分点。全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8.47亿元,同比下降7.7%。3月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14.82亿元,同比增长4.4%。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99.89亿元,同比增长7.5%。

(六)城乡居民收入完成情况。一季度,麻栗坡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15元,比去年同期(9630元)增加385元,同比增长4.0%;麻栗坡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46元,比去年同期(3688元)增加258元,同比增长7.0%。

二、县域经济运行情况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农业。农业信息、农村科技推广、农机服务、农资供应、金融信贷、村级公路等服务网络尚未健全,制约着农业农村工作的开展;用现代化、产业化的理念谋求畜牧业发展的思想认识不高,结构调整力度不够,牛羊等节粮型“绿色”畜产品比重仍较小,以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龙头企业发展滞后,市场组织化程度较低,产业化经营步伐缓慢。

(二)工业。一是发展不均衡。从三大门类看,制造业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7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5.6个百分点,采矿业下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个百分点。二是市场需求不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体量小,存量不增反缩减。截至一季度末,全县仅有11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与2024年年末相比,减少两户,增量不足,存量缩减。

(三)固定资产投资。一是在库投资储备不足,有效投资减少。目前在库项目共34个,剩余投资69.26亿元,后劲乏力不足。二是新开工、续建项目推进缓慢。储备的大项目推进进度滞后,如:董干5万千瓦光伏项目(二期)、麻栗坡县高笕梁水库调水供水工程等项目因环评、土地、林地、规划等手续未完成或主体未开工等,达不到入库条件。三是能形成实际投资额减少。比如麻栗坡县100MW/200MWh新型共享储能项目,形成投产后估计只能实际完成计划投资的65%。截至目前入库项目仅有10个,计划总投资4.83亿。

(四)服务业。一是服务业占比严重不合理。批发和零售业占比8.1%;住宿和餐饮业占比0.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比0.9%;金融业比重3.0%;房地产业占比11.1%;其他服务业占比26.2%。二是服务业量小质弱。全县服务业达到规模以上企业只有4家,其他涉及主要行业均空白,呈现出规模以上行业主导地位不强,拉动增长不明显。

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农业方面。在农业上加大资金投入,集中人力物力,尽量让土地发挥最大潜力,达到效益最大化。鼓励农民改进生产技术,走绿色种养的道路,提高产品的质量。抓好畜牧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推进董干黑猪保种工作,抓好科技养殖示范点的跟踪服务工作,以点带面,提高养殖场(户)科技养殖水平。鼓励规模化养殖,提高养殖户抗风险能力,增加全县畜牧业产值。

(二)工业方面。对市场运行良好,且对工业增长有较大拉动作用的重点行业,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对减产企业,要逐一梳理原因,积极协调各部门联动开展个性化帮扶举措,帮助减产企业尽快稳产增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做到定期了解,及时反馈,协调相关部门解决。力促一些有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好的小微型企业,通过加快技术改造,转变生产方式,全力拓展市场,增产扩模,成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工业经济总量,为全县工业经济新的增长极注入活力。

(三)固定资产投资方面。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上级各类专项建设资金,进一步加大项目储备、申报和争取力度,努力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落户麻栗坡,拉动县域经济快速增长。同时,要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麻栗坡经济建设,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总量,提高投资效益。

(四)服务业方面。要大力发展旅游业,充分利用县域内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要加强对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升级,提高其服务质量和效率,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要鼓励和支持服务业创新,推动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为县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附件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