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族课间操跃动校园 民族舞蹈焕发新生机
来源:麻栗坡统一战线    |  发布时间:2025-06-27   |  浏览次数:次   |  收藏

        在滇东南边陲的麻栗坡,壮、苗、瑶等少数民族世代聚居,孕育出灿烂多姿的民族文化。如今,这份多彩的文化在校园里流淌,各小学将民族传统艺术融入课间操,孩子们在强健体魄的同时又成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让传统民族舞蹈在新时代校园焕发蓬勃生机。

         麻栗镇盘龙小学将民俗体育运动竹竿舞引入校园大课间活动,让学生们在运动中强身健体,收获快乐。课间操现场,随着富有节奏感的音乐响起,学生们身着色彩鲜艳的民族服饰,整齐划一地跳起了竹竿舞。他们脚步轻盈,灵活地在开合的竹竿间穿梭跳跃,动作流畅而娴熟,展现出蓬勃的朝气与活力。

         在南油小学,伴随着具有浓烈的壮族特色歌曲《水母鸡》,壮族毛巾舞在巾袂翻飞中演绎民俗风情。手巾在孩子们的手中花样翻转,平甩、横甩……壮族手巾舞中的手势丰富多样,寓意深刻,南油小学大队辅导员李轶群将这些手势进行了巧妙的整合与设计,与身体的其他部位动作相配合,形成了一套完整而优美的肢体语言。

         南油村壮族人口占99%,无论是壮族刺绣还是壮族手巾舞,都得到了较好地保护与传承。将壮族手巾舞融入课间操,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间活动,也成为活态文化传承的课堂。学生们在学习和跳民族课间操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了解到壮族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增强了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手巾舞不仅通过肢体语言传递壮族人民的劳动智慧,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与身体协调性。蕴含的农耕文化元素让学生更直观理解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增强文化自信。此外,舞蹈中的集体性和仪式感,有助于构建校园文化凝聚力,成为民族团结教育的生动载体。

         民族课间操的开展,让校园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学生们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他们在舞蹈中学会了团结协作,增强了集体荣誉感。从校园课间到文化传承的大舞台,麻栗坡县各学校的民族课间操正以独特的方式,让传统民族舞蹈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也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传承民族文化搭建了一座坚实的桥梁。


附件预览: